close

『廔管』
是指兩個開口之間的通道,而肛門廔管其管道的內口在肛門直腸內,外口發生在肛門周圍。

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觀念,誤認為廔管是因為痔瘡發炎所引起的,所以稱之為「痔廔」。  

『形成肛門廔管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肛門腺體發炎,正常人體構造都有七或八個肛門腺體,這些肛門腺體在人體並無作用,
肛門腺體的開口就位於肛門口約一點五公分處所謂齒狀線的位置,這些肛門腺體的感染早期會形成膿瘍,
有些會自動破裂,或經由醫師切開引流而改善。等發炎改善後,有些會形成硬痂,
有些會出現類似血水分泌物之外在開口,此時便形成所謂的「肛門廔管」。

  即使在肛門膿瘍的階段沒有接受治療,只要個人抵抗力好往往不會導致菌血或敗血症,
慢慢脹大的膿瘍在肛門周圍破裂後,會流出和血混合的膿,這個皮膚流膿的開口就是外口,
內外口相通就是形成肛門廔管,所謂廔管就是指兩個器官之間有個管道相通『透腸』,
雖然肛門膿瘍或肛門廔管和痔瘡沒有直接相關,但是腺窩的兩側都是痔瘡(內痔),一旦痔瘡腫大時,
深陷在內痔裡的腺窩比較容易藏污納垢而引起發炎。

  以前常常因為肛門局部的衛生習慣不好,才會導致肛門發炎或肛門廔管,
但是現在門診時發現肛廔的病患往往太愛乾淨,排便後用衛生紙反覆擦拭,
久而久之連肛門內的腺窩受傷而不自覺,因為肛門腺窩的開口是朝內,
所以長期使用軟便劑的人糞便比較稀軟也比較容易滲入腺窩而發炎,
當然有些人接受肛門手術後傷口發炎也會引起肛門廔管的,所以適當適當及適量的肛門衛生,
避免過度擦拭和避免使用軟便劑是很重要的。

『症狀』
  
肛門附近皮膚底層有一個小硬塊,而且有輕微的發燒,當時會認為可能是痔瘡或是感冒,
由於沒有便秘便血現象所以並不在意,但是日後這個像『粒仔』的硬塊逐漸變大,
直接局部壓觸時會感到疼痛,平時則沒有任何影響,這種情況往往就是肛門周圍膿瘍(膿包),
也就是肛廔的前身,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肛門膿瘍是因為肛門口的腺窩
(在肛門內齒狀線上的小腺窩)發炎後,往外擴張形成膿瘍(『膿包』或『粒仔』),
這發炎的腺窩就是肛門廔管的內口,後來腫塊就沿著肛門呈長條型變化,
這時候找醫生時,一般會做排膿或是直接進行切除根治手術。

  急性期時的膿瘍患者多主訴肛門疼痛,出現紅腫熱等發炎症狀,若形成廔管,
則多主訴肛門處有膿性分泌物及肛門結節。肛門廔管在未接受根治手術治療前,
會反覆出現感染而化膿,或併發更嚴重肛門複雜之廔管。如果反覆的發作,
廔管就可能像樹枝一樣分叉,造成多處的外開口,所以長久的廔管常常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醫療處置』

  因為廔管常常會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故大都採取外科手術治療。
對於一些表淺的廔管,可以實施廔管切開術及刮除術。對於較深部的廔管或侵犯到外括約肌的痔瘡,
則要實行特別的手術,像是橡皮帶結紮法(Seton Tie Technique),可以避免術後解便失禁。

其方法就是用橡皮筋從肛門外口套到內口,然後慢慢拉緊,每星期拉緊一次,具有切開及引流二個作用,
此技術疼痛少,減少住院天數,副作用亦少,門診即可以執行。

  一定要接受手術治療嗎?病患的經驗常常是數年前肛門附近長了一粒小痘子,走路或坐都感到疼痛,
以為是普通的膿包,擠破後流出類似膿的液體後,走路或坐都不感到疼痛了,
但是過不久又在肛門附近長了二粒小痘子,狀況都一樣,可是這三粒似乎相通,
肛門廔管,就像山區的隧道,往往肛門旁的外口在膿流出後很快就會癒合,
但是肛門內的內口(腺窩)沒有治療時,往往不容易自動癒合,
經過半年左右又會在肛門外的同一位置(復發)或另一個新的部位破裂(多發性),
除非手術時將發炎的腺窩去除,將內口好好處理,否則只接受簡單的排膿手術也極有可能復發的。

  其實廔管的手術變化很大,這和肛門擴約肌的相對位置有關,一般約住院兩三天就可以出院,
但是單純的肛門廔管沒有好好治療時,往往經過反覆的發炎會變成複雜的廔管
(多發性廔管或是和肛門擴約肌的關係複雜),到這時候才接受治療,
甚至於要多次的計畫性手術才可以保留肛門擴約肌的完整性,
同時手術的範圍甚至廣達會陰部、陰囊、腹股溝,拉長治癒的時間,
更複雜的廔管一旦即將破壞肛門擴約肌時,甚至於要考慮做人工肛門,
假如自己又罹患其他內科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或因癌症接受化學治療等等),
對於細菌的抵抗力下降時,單純的肛門膿瘍或廔管會進一步造成周邊組織的壞死,敗血症而進而威脅生命!

  外科手術是無法避免的,不論是膿瘍或是廔管,因為都和直腸相通,糞便與細菌都會持續污染,
所以光靠藥物保守治療並無法根治。廔管手術時,除了需對外開口及廔管徑處理外,
同時對於內開口也一定要加以處理,才能杜絕以後再發的機會。
以往的手術常常主張手術時必須做廔管切除才能根治,但是切除整個廔管會造成較大的傷口,
癒合也需較長的時間,而且肛門括約肌的損害較大。近來多主張廔管切開術,
不但對括約肌的損害小,癒合較快、傷口小,而且根治的機會是一樣的。

  治療肛門廔管可以說是歷史悠久,遠從希伯拉底時代的記載和最早的外科手術記錄裡都可以發現,
而且不論王功貴族或市井小民都有可能發生,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簡單的認識肛門廔管,
肛門旁的硬塊有可能是外痔的血塊,也有可能是肛門廔管未來的開口,當然也有可能是肛門旁的腫瘤,
剛開始時可以嘗試溫水坐浴,但是一兩天不見改善或更加嚴重時,希望找大腸直腸肛門外科的醫師檢查,
近一步討論及接受治療,更可以鑑別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一旦確定是肛門廔管,
趕快安排時間接受手術治療,不但可以根治,更不會造成肛門失禁,千萬不可耽誤治療時機。

   

『預防』
  
適當的乾淨才是衛生,肛門上的黏膜需要靠黏液的保護,
不要完全把黏液擦拭去除(例如用衛生紙、肥皂或清水反覆清洗)。
一旦自覺肛門不適時,在排便後和睡前可以用熱水坐浴15分鐘,
若腹瀉時多次排便擦拭,會造成肛門黏膜受損,更應加強坐浴次數。

  最好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習慣便秘,採清淡飲食並保持飲食的均衡,
宜攝取適量的脂肪、水分及含纖維食物,盡量避免刺激性、辛辣及油膩(油炸)食物。
平時穿著舒適吸汗透氣的內褲,以避免因為久坐而引起局部過度潮濕,
保持規律生活及適度運動與休息,注意局部衛生護理。
如有肛門旁疼痛、腫塊、化膿或不適症狀時,應立即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就醫。

『併發症』

1.出血
2.
廔管復發
 通常是由於在最初手術中未能完全找到廔管所致,或因持續性腸道發炎未治療完全之故。
3.
解便失禁

『術後之護理措施』
1.手術後傷口疼痛,依醫囑給予止痛劑。
2.
依醫囑給予大便軟化劑,告知病患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並採高纖維飲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利排便。
3.
在排便後可以溫水坐浴方式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保持肛門處的衛生及預防感染。

4.
如發現肛門處疼痛不適或有分泌物出現,需及早接受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1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